9001诚信金沙(9001cc·JS认证)官网-Just Do it

师资队伍
职称 教授 研究领域 工业遗产、视觉文化、媒介科技和城乡发展的交叉领域

个人简历:

李蕾蕾,1969年出生。1986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修自然地理专业,副修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199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先后获得自然地理专业(区域发展战略与旅游开发方向)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人文地理专业(旅游地理学方向)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

1993年至今先后在深圳大学中国文化与传播系、文学院、9001诚信金沙9001cc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4年开始担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6月入选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三批培养对象。2006年12月被广东省高等教育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为教授。2009年被深圳市政府授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2018年6月获得深圳大学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博导资格,担任9001jcc金沙以诚为本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之“创意媒体和城市传播”方向博士生导师。

2001-2017年先后在英国中兰开夏大学(UCL)(2001)、德国科隆大学(2001)(合作导师Dietrich Soyez)、英国伦敦政经学院(LSE)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CL)(2009-2010)(合作导师Andy C.Pratt)、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学院研究访学(CUNY-BC)(2016-2017)(合作导师Sharon Zukin)。

主要研究领域:

目前主要关注工业遗产、视觉文化、媒介科技和城乡发展的交叉领域。强调跨学科研究,是我国最早开展 “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 、“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园区”、“新文化地理学”等相关研究的学者之一。1999年出版专著《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获首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05年)。2001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研究“德国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与区域影响”,2002年发表论文《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获深圳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论文类叁等奖。2003年作为核心参与人,组织赴德拍摄中央电视台于2006年播出的电视专题片《德国工业旅游》,获深圳大学科学研究奖艺术创作类三等奖。自2003年开始先后主持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参与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

执教课程:

《视觉传播研究》《新闻传播学前沿》《城市文化空间研究》《都市视觉文化》《深圳视觉研究》《文化地理学》等

科研项目:

深圳大学资助项目:

1999年获得并主持完成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名称为“旅游景观的符号-传播研究” (资助金额为1万元)。

国际资助合作项目:

2001年6-8月获得并主持完成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的研究项目(资助号为A/01/05502,资助金额为DM11,400),在德国科隆大学(Cologne University)与D.Soyez教授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名称为“德国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与区域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

2003-2005年主持并完成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40201013,资助金额为12万元),项目名称为“文化产业空间研究:新文化地理学与深圳、广州的案例”。

科技部项目:

参与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地理学方法研究”(编号:2007FY140800)子课题经费为2万元。

广东省资助项目:

2007年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理论与战略研究”(课题编号为07JDTDXM86001,资助金额为1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2011-2013年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41071087,资助金额为30万元),项目名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项目合作网络:空间结构、地理过程与区域政策”。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012年1月-2014年12月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在机理与战略路径研究”(编号为11&ZD023,总经费为80万元,子课题经费为10万元),主持并完成子课题“创意经济: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产业转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2015-2018年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41471124,资助金额80万元),项目名称为“艺术地理学与当代中国城乡发展的艺术干预”。

部分论(译)作发表:

传媒与文化创意产业:

李蕾蕾,文化产业和创意城市的发展策略,《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120-125页。

李蕾蕾,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文化转型,发表在吴忠、王为理等著,《城市文化论》(第七章),深圳:海天出版社。2014年2月:pp181-214.  

李蕾蕾,Andy C. Pratt,欧洲基于“创意”和“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及其对中国的知识转移,发表于彭立勋主编,《文化科技结合与创意城市建设》(2010年深圳文化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51-367页。

李蕾蕾,彭素英,文化与创意产业集群的研究谱系和前沿:走向文化生态隐喻?,《人文地理》,2008年第2期:33-38页。

李蕾蕾,彭素英,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前沿与评述,彭立勋主编,《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竞争力》(2008年深圳文化蓝皮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292-314页。

李蕾蕾,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或园区)的经济与政治分析:网络集群与空间政治,发表在胡惠林 陈昕 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247-263页。

李蕾蕾,媒体与地缘政治区的治理:兼及媒体与传播地理学对粤港澳地区的洞察,《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12年,第21 期, 151–170页。

李蕾蕾,媒介-空间辩证法:创意城市理论新解,《人文地理》,2012年Vol.27.No.4:4-48,82页。

李蕾蕾,王微,肖秀轼,航空广告:实证、隐喻和目的地形象的建构,《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100-104页。

李蕾蕾,张晓东,胡灵玲,城市广告业集群分布模式——以深圳为例,《地理学报》,2005年第2期:257-265页。

吴予敏,李蕾蕾,谢晓霞,深圳市广告业政策法规与监管分析报告,发表在彭曙曦、吴予敏主编,《深圳广告26年(1979-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78-104页。

陈丽娜、李蕾蕾,社会合作网络视角下的深圳广告产业体系构建研究,《特区经济》,2012年第11期:40-42页。

何建平,李蕾蕾,深圳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其本地-外部因素分析,《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113-117页。

Li, L.-L. (2011), ‘Understanding Chinese animation industry: The nexus of media, geography and policy’【理解中国动漫产业:媒体、地理和政策的纠缠】, Creative Industries Journal ,Vol3,No. 3, pp. 189–205.

阎评、李蕾蕾、谢丹,深圳平面设计产业的跨界转型:从单一设计到网络体系,《装饰》,2013年第4期:121-123页。

李蕾蕾,谢丹,阎评,深圳“设计之都”的实证研究,发表在武廷海、黄鹤执行主编,《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大学、文化与城市创新专辑,第6卷第2期,总第16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1月:38-51页。

李蕾蕾、苏玉石、刘晶,社会网络的空间化:以深圳传媒产业为例的社会地理网络研究,《人文地理》,2013年第4期: 34-40页。

李蕾蕾、胡刘斌,电影产业与中国城市空间转型:国家、市场和社会网络,《中国电影市场》,2012年第12期:16-19页。

李蕾蕾、张晗、卢嘉杰、文俊、王玺瑞,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以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为例,《旅游科学》,2005年第12期:44-51页。

文化艺术\智慧城市\视觉研究:

李蕾蕾,深圳传统优势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研究,彭立勋主编,《城市文化产业与发展模式创新》(2006年深圳文化蓝皮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77-90页。

李蕾蕾,通过文化科技融合实现全面转型升级,发表在于平、李凤亮主编,《文化科技创意发展报告》(2014文化科技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0月:298-302页。  

李蕾蕾,李艺琴,文化科技融合趋势下的产业转型与城市空间重构,发表在于平、李凤亮主编,《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3)》(文化科技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7月:018-034页。

李蕾蕾、陈立、李艺琴,文化科技融合重塑城市文化体验:基于国内外案例的比较研究,发表在彭立勋主编,《深圳文化蓝皮书(2014):全面深化改革与城市文化建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

李蕾蕾,基于社会网络思想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的发展策略:兼及深圳个案,发表在彭立勋主编,《深圳文化蓝皮书2012:城市文化自觉与文化深圳建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225-244页。

李蕾蕾,Werner Breitung,杨莉莉,香港艺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其地域关系和影响,发表在乐正主编,《2010年深圳与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18-130页。

杨莉莉,李蕾蕾,粤港澳地区当代艺术产业发展路径的内部差异与区域合作,发表在叶朗主编,《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2年上卷),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9月:162-174页。

李蕾蕾、陈立,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与艺术生态的数字化转型,发表在于平、李凤亮主编,《文化科技创意发展报告》(2014文化科技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0月:095-112页。

李蕾蕾 Philippe Kern,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空间转向——面向人文主义智慧城市和欧洲案例,发表在于平、李凤亮主编,《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1月:214-224页。

李蕾蕾,中国城市转型之艺术干预基本模式初探,《深圳大学学报》 ,2015年9月第5期:128-134页。

李蕾蕾,任珺,陈杨,社区文艺的阶层分化与情感认同:以深圳为案例的时空分析模式,《中国城市研究》(第9辑),科学出版社,2016年11月:137-151页。

李蕾蕾,任珺,城中村遗产价值:公共地理学与深圳案例,《人文地理》,2017年第5期:33-39,88页。

李蕾蕾,阳秋、吴翔凌,肖姗姗,城中村艺术干预模式的多元差异化分析,发表在张跷儒主编,《深圳文化发展报告(深圳文化蓝皮书2016)》,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7月:074-076页。

李蕾蕾,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 《旅游学刊》, 1995 年第4期:16-20 页。

李蕾蕾,韦敏,城市更新的视觉阴影:视觉地物的隐喻,发表在王为理主编《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1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6月:273-281页。

李蕾蕾,张煜,乡村民宿“内视于物”和“外视于景”的视觉批评,《 装饰》,2019年第4期,总第312期:022-027页。

工业遗产与工业旅游:

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商务印书馆,2007年。

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世界地理研究》,Vol.11,2002年第3期: 57-65页。

李蕾蕾& D.Soyez,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从西方的视角看中国,《人文地理》,2003年第6期,20-25页。

李蕾蕾,基于行动者视角评析中国工业遗产保护问题,发表在刘伯英主编,《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与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4-11页。

Leilei Li & Dietrich Soyez (2016): Transnationalizing industrial heritage valorizations in Germany and China – and addressing inherent dark sides【德国和中国的跨国性工业遗产及其隐暗面的价值实现】, 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 DOI: 10.1080/1743873X.2016.1236799

李蕾蕾、王顺健,中国工业遗产的阶级情感与情感遗产:基于工业文艺作品的分析,发表在朱文一、刘伯英主编,《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414-424页。

李蕾蕾,乡愁的理论化与乡土中国和城市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北京联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3卷第4期总第50期:52-58页。

旅游形象与旅游文化: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深圳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87-93页。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口号的公众征集:误区与思考,《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43-47页。

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空间认知过程与规律,《地理科学》,Vol.20, 2000年第6期: 561-568。

李蕾蕾,人-人感知系统:旅游形象设计新领域,《人文地理》,1999年第4期:10-14页。

陈传康,李蕾蕾,风景旅游区与景点的旅游形象策划, 《沿海新潮》(汕头),1996 年第6期:81-83页。

李蕾蕾,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 《旅游学刊》, 1995年第3期:29-31 页。

陈传康,李蕾蕾,潮汕美食文化与美食旅游, 《沿海新潮》(汕头),1993年第3期:54-58页。

陈传康,冯若梅,李蕾蕾,第四医学与康体休闲、康复养生的旅游开发,《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年第2期: 57-59页。

陈传康,许学工,李蕾蕾,俞孔坚,牟光蓉,产业园林研究案例, 《观光管理》(台湾), 1992年12月号:93-119页。

李蕾蕾,海滨旅游空间的符号学与文化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2期:58-61页。

李蕾蕾,深圳的海滨旅游开发与形象建构,《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5期:24-27页。

李蕾蕾,邯郸城市文化考察, 《人文地理》, 1993年第1期:23-27页。

新文化地理学与跨学科知识:

凯.安德森,莫娜.多默什,史蒂夫. 派, 奈杰尔. 斯里夫特, 主编, 李蕾蕾,张景秋,译,《文化地理学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李蕾蕾,从新文化地理学建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地理研究》,2004年第1期:125-134页。

李蕾蕾,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人文地理》,2005年第2期:77-83页。

李蕾蕾,胡莹,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与学习及其对传播教育的启示,《深圳大学学报》,2009年第06期:139-143页。

李蕾蕾,传播学在旅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深圳大学传播系编,吴予敏执行主编,《多维视界: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8-100页。

李蕾蕾,从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思想的演变探讨一种新的规划观念,《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2期:61-64页。

李蕾蕾,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元科学分析, 《沿海新潮》(汕头),1994年第4期:30-33页。

保继刚,李蕾蕾,旅游区域研究方法,《地理译报》, 1992 年第1期:53-58页。

李蕾蕾,从景观生态学构建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操作模式, 《地理研究》,1995年第3期:69-73页。

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95-100页。

邮箱地址:lill@szu.edu.cn


上一条: 林晓光

下一条: 李新立